







Bernard Arnault最近登上的一個封面是法國Liberation報,標題上打著“有錢的白癡,滾出法國。”這個標題的起因是Bernard Arnault先生申請了法國-比利時雙重國籍,引發了他將搬到比利時以躲避在法國75%的高額稅收。但是Bernard Arnault先生方面一再重申自己
(查看全文)
Bernard Arnault想加入比利時國籍的舉措可能又要面臨新的障礙,據最新消息稱,布魯塞爾的檢察官日前展開對LVMH在比利時商業活動的一系列調查,而上周五,LVMH集團方面也承認了這一說法。LVMH方面稱比利時財政部門已經對集團開展了一系列調查,鑒于Bernard Arnault先生申請加
(查看全文)
在安特衛普要跟時裝接觸除了參觀Momu,能逛時裝店不外乎Ann Demeulemeester的總店和Walter Van Beirendonck的概念店,但Ann Demeulemeester的作品在其他地方也可買到所以只可算「到此一游」式到訪而Walter Van Beirendock的店原來早在年初已結業并已暫時改為樓上鋪的形式出售Walter和其他設計師的作品,我十分遺憾從未一睹店鋪的創意,縱使城內有不少vintage shop出售二手設計師的作品,但除了出售大量英國品牌的RA外我沒也到一家十分難忘的時裝店。有天前往MAS Museum參觀展覽途中發現了名為Kornelia的小店,不太fashion forward但卻親切得讓人不想離開。
(查看全文)
我剛完成了我的比利時之旅!花了七天時間游走于時尚之都安特衛普,首都布魯塞爾和迷人古城布魯日之間,安特衛普沒有想象中的熱鬧但卻充滿了平易近人的小店和獨立咖啡廳,布魯塞爾十分熱鬧但沒有倫敦的強烈擠擁感覺, 布魯日的古建筑大分迷人,我走到市內最高的鐘樓頂層時更被整個城市感動,行程中我當然也不忙找尋有趣的店鋪,現在一一在此分享。
(查看全文)
2008年,荷蘭紡織工業當年度營業額高達8百萬歐元(雖然這個數次包括了窗簾和寢具的商品在內),這個數字卻是比利時當年度的兩倍。回想荷蘭和比利時的時尚工業歷史發展;兩國各自都有一小群在國際時尚界倍受關注的知名設計師。像在比利時在2008年還有23個設計師品牌有定期在巴黎舉辦時裝秀,包括Ann Demeulemeester, Dries van Noten, Haider Ackermann 和 Walter van Beirendonck.,但在經歷了2009年金融海嘯的沖擊,許多比利時設計師品牌紛紛面臨到經濟上的困境,也對品牌經營上受到摯肘,像是Veronique Branquinho就已經經傳倒閉,一些品牌也陸陸續續地傳出經營危機。
(查看全文)|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