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魅力的展現方式多種多樣,不管從材質還是工藝上都可以做好多文章,而最低調卻重要的指針也有很多花樣。比如最常見的這幾種:大三針、小三針和規范指針。而如何放置它們,都是學問,也同樣詮釋了時間美學。

腕上時間的美學故事
如何區分這三種指針有個非常有趣的段子:原本時針、分針和秒針都住在同一個軸心里,有一天,時針和分針覺得秒針最細,看起來很好欺負,就把秒針趕出去了,秒針在表盤上重新找了一小塊地方居住,原來的大三針就變成了小三針。日子久了,分針覺得身材短小的時針很不順眼,所以就把時針也趕了出去,分針也在表盤上重新安了家,這就變成了規范指針。
這個非常有趣的段子講述的只是腕表上最常見的三根針,除此外還有雙追針,它的出現也給腕表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那么現在還是用較為規范的說法來解釋下以上提到的陣吧!

寶珀(Blancpain)2014 Villeret 系列腕表
大三針:簡潔、精準、耗能還有點“胖”
大三針就是時、分、秒針都存在,并且共享一個圓點,這就是大三針。且大三針看上去最為普通,不用色彩,甚至不用刻度就可以較高效清晰的傳遞時間信息,大三針這是一種很高效、有效并經典的圖形信息符號。相比小三針具有:簡潔、精準、耗能、厚等特點。
從手表的演變史來看,手表是從懷表演變而來的,大三針是從小三針升級而來的。

寶璣(Breguet)Classique系列5140BB腕表
小三針:復古、有“儀表感”
小三針即為時、分針分享一個圓點,而給小秒針獨立出來一個小圓盤,單獨顯示秒針走時的表盤設計。其與傳統大三針的區別在于,大三針是時、分、秒針同軸旋轉的,二者從外形上非常容易區分。小三針的小秒針設計,大大降低了秒針走動時所消耗的動力,同時又可以降低機芯的厚度,使得腕表機芯變得輕薄便捷。
從鐘表的發展歷史來看,腕表是由懷表演化而來,在腕表設計上秒針是裝在四輪上的,所以最早出現的秒針是在4輪的位置,不會在中軸,這就是小三針的。后來技術進步了,才有了大三針。

積家(Jaeger-LeCoultre)超卓傳統規范指針三問大師系列腕表
規范指針:現代人并不習慣的讀時方式
規范指針也稱為Regulator,在表迷口中常被形象地稱為“三針一線”。這種規范指針被提及的機會并沒有那么大,不過也是值得去了解的。Regulator,意為調整器式標準時表,最初誕生于18 世紀,專供校表師校對其他手表上的時間之用。其表盤上時、分、秒針各據一方,可有效避免同軸指針間相互重疊而造成的視覺誤差。

萬國(IWC)飛行員追針計時腕表
雙追針:競速時間的奢侈玩物
雙追針是一種比陀飛輪、三問、萬年歷都要難做的功能。當賞玩樂趣大于實用程度,雙追針腕表無疑成了競速時間的奢侈玩物。
雙追針追根溯源就是計時碼表的一種,也是最復雜的計時碼表,有追秒針、追分針兩種類型,其中追秒針最為常見和實用。它可以通過兩根計時秒針的同時運動與分別停止而分段記錄兩個以上運動體的運動時間。尤其在運動時間為60秒之內時,還可以直觀地顯示兩個運動體所消耗時間的差數。
如果倒退10年時間,我也算得上是貨真價實的“小鮮肉”了。20啷當歲,青春洋溢,尚未受北京這幾年干燥霧霾洗禮的皮膚一捏都能捏出水來,唉,北京的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劣了。對了,別跟我提什么覺得北京不好哪來回哪去。不好就是不好,有什么不能說的?況且咱就是北京人,二環以里的四合院出身,雖說現在搬到二環邊兒上了吧。就不能慣著你們這幫排外的地域屌毛病。
(查看全文)
在了解了從月相到月相表的前世今生般的進化過程之后,不來幾款時下最新鮮熱乎的月相表怎么成?無論是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款,還有各具風格和亮點的全新月相,總能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查看全文)
如果把人比作一部電影,腕表就是在相機閃光燈下綻放星光的明星,吸引其他人目光。而一款具有優雅氣質的腕表宛如一張踏上紅地毯的邀請函,它可以使女人在任何場合都散發出迷人的氣質,讓人沉醉。今天,腕表之家就為您介紹三款具有優雅氣質的女士腕表。
(查看全文)
周恩來信奉并遵循“人靠衣裝馬靠鞍”的東方文明。人靠衣裝,周恩來必然要有各種“講究”。我替他總結了4條:講究選料,講究款式,講究穿衣保密性,講究作衣的時機和理由。
(查看全文)|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